翻新时间:2023-06-28
在声音的世界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感受。
2.理解作者对音乐的的理解和感悟。
3.学习文章描写音乐的优美词语。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文章借音乐谈人生体验的方法。
2、学习文章描写音乐的优美词语。
难点:
1.理解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
品读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
因是自读课文,故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先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外完成。(题目详见预习试卷)
二、由欣赏音乐导入新课:
1、放阿炳的《二泉映月》,要求学生闭目欣赏,用心感受。
2、欣赏完后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作适当补充并引入课文。
三、简介作者:
1、请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王蒙的资料。
2、教师作补充,共同了解作者。(放投影)
四、以品读、点拨的方法学习课文1~5段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学生思考:
①作者第一次接触音乐缘于何物?
②请边听边把描绘音乐和作者感受的语句划出来。
2、交流,教师结合刚才欣赏的阿炳的《二泉映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3、由音乐话题转入作者对自然之声的感受,教师范读第3节,学生思考:
①各种雨声分别给我怎样的感受?划出有关词语。
②以前学过哪些与雨有关的诗句?
4、交流,并由这些与雨有关的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声音和人生的关系。
5、由第三段谈声音和人的感受的关系导入第4段的学习:
①学生齐读第4段,思考:为什么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感伤呢?
②教师以自己对某一歌曲的感悟来引导同学理解。
五、以分组讨论的方法学习课文6~10段
1、四人一小组讨论,每个大组负责一个段落,其中第二大组负责两个段落,每一组推选两个代表出来发言。
投影打出讨论题:
①找出描写音乐的优美词句。
②找出作者对这种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③你对这种音乐是有何感受?可以以一首曲子为例。
2、文章前面说“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这部分中作者还这么认为吗?这时他认为怎样?前后是否矛盾呢?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提示同学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六、由刚才讨论的话题点到文章的中心,即文章最后一段,教师作适当的总结。
七、通过与学过的《绝唱》比较,总结本课的写作特点
1、请同学回忆《绝唱》一文是描绘声音的方法:比喻、通感
2、总结本文描绘声音和感受的方法:采用优美的词语
3、交流预习题一,进一步体会这些优美词语的魅力。
八、课堂练习:
放一段学生熟悉的音乐,让同学们写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字数200~300字。
(有时间课堂上交流,没时间就课后完成)
九、课外作业:
通过你对文章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感受,请你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课后练习一中的几个句子。
板书设计:
声音:笛声雨声唱歌
各种音乐声
在声音的世界里
王蒙
感悟:莫非,意识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
艺术有是属于强者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
- 难忘的教训
- 乒乓球——快乐的源泉
- 龟兔的第二次赛跑
- 美丽的童年,美丽的李老师
- 家庭给我的惆怅
- 上学路上
- “白毛”消失了
- 刻在课桌上的年龄(2)
- 变化多端的云
- 成长的欢乐
- 刻在课桌上的年龄(3)
- 记忆中的下涓村
- 一次愉快的合作
- 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自己
- 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刍议
- 建设知识共享区域的创新能力
- 2016本科生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 最新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形成与治理探究
- 针对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可视化的研究
- 联盟组织之间知识共享效率的主体因素研究
-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答辩
- 教育对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
- 关于钢结构建筑的中国发展前景
- 企业利润与产品线选择关系的实证研究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
- 2016经济学论文致谢
-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 三味书屋(教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 《珍珠鸟 》教学设计
- 《病梅馆记》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案)
-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
- 杜甫(教案)
- 《我的信念》教案
- 《范进中举》课堂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一
- 加了一句话(教案)
- 《童趣》教案设计
-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