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教学目标:1、熟读浅近文言文,通过理解意思,理清层次,来背诵古文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成语故事两则》,大家还记得是哪两个成语吗?(狐假虎威、揠苗助长)成语有何特点?(言简意赅,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二、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听录音,听清读音
2、正音
涉坠遽契惑
3、散读,读准字音
4、齐读
5、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6、跟读录音,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7、复述故事大意
三、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其:他
坠:落、掉遽:急速
契:同“锲”,刻是: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吗惑:糊涂
2、再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和注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齐读课文
2、解释字词
二、学生逐句朗读,解释意思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三、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结果找到了吗?
没有
3、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练习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我家的猫
- 从《乌塔》想到的10
- 观察日记——小金鱼
- 公园的一角
- 从《乌塔》想到的1
- 暑假郊外秋游
- 从《乌塔》想到的
- 蝈蝈儿讲的故事
- 从《乌塔》想到的7
- 从《乌塔》想到的8
- 花花的故事
- 我的发现
-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 秋色花园
- 审美心理学视域下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的特征
- 商业摄影中的商业性和艺术性
- 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和色彩特点
- 对艺术体操运动员平衡能力训练的拓展研究
- 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评析
- 新媒体下影响摄影艺术发展的因素及其趋势研究
- 艺术设计中色彩对人所产生的心理作用
- 色彩在绘画艺术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 探讨标识设计中的民生考量相关问题
- 消费文化时代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 个性展现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分析
- 公共环境中陶瓷艺术介入的应用研究
- 宛梆艺术语境的解读
- 传统戏曲对社会的价值分析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