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长江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长江三峡》教案

课型:研究性学习课

课题:《三峡》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八、提供网址:

九、成果展示:元旦之前,将开展以“走近三峡”为主题的论文交流活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伙伴2
一只猪的故事
白雪公主的故事
自由写作实践
小伙伴
从《乌塔》想到……
我的小伙伴9
我的小伙伴10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老鼠兄弟的故事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灰姑娘的故事
论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探析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探讨新时期农发资金投入的模式和方向
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试论
浅谈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
研究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
农村地区国债发行制约因素及思路分析
解读国债发行与个人金融产品发售情况
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道路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分析
解析危机后英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启示
《司马光》随堂练习:提高篇
《司马光》老师语录
《司马光》教学难点
《司马光》重点字词梳理
《司马光》考点练兵(二)
《司马光》考点练兵(一)
《司马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司马光》教学目标
《司马光》随堂练习:巩固篇
《司马光》教学重点
《司马光》相关资料
《司马光》整体阅读感知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司马光》重点问题探究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狐狸与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