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
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她的奇秀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黄山的奇石更让游人流连忘返。那么究竟黄山奇石有什么特色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我国的秀丽山川更加了解,更加喜爱。
2.观看录相资料或挂图。老师随图讲解。
二、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能说出课文中一共讲了黄山几种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让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两遍。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挂小黑板,出示本课12个生字。
区省秀尤其仙翻滚巨著形状
2.指读。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理解词语。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四、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2.指读课文,听听学生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课文写了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怪石有趣。)
2.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如何理解“秀丽神奇”?
3.“尤其”一词在这里强调了什么?这一句对全文起什么作用?(强调了怪石的有趣;是全文中心句,对全文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
1.分别指读课文,看作者每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怪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怪石的特点的。用笔画出各段中的比喻句。
2.观看第二幅插图,说说形状、环境。说它是“仙桃石”的原因是什么?
3.观看第三幅图。课文中哪几句说猴子的样子?“翻滚的云海”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能理解吗?“猴子观海”中的“海”是什么海?
4.自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远远望去”“真像”等词语说明什么。
5.观察第四幅图,说说“金鸡”是怎么形成的。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告诉我们哪些奇石,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这些奇石的样子吗?这一段与二、三、四、五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种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略写了哪几种奇石?
三、辅导课后2、3题。(略)
四、指导背诵三、五两段。
1.背诵方法:先读熟,再一句一句地背,背过一句,再背第二句,背过前二句再背第三句。用这种“滚雪球”的方法,会很顺利地背下来。
2.检查验收,背诵好的,当堂练习默写,鼓励背诵全文。
五、作业:用几句话写一处景物,要写出特点。
附:板书
18黄山奇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乡村美丽的小河
- 秋天
- 我怕陈老师
- 校园一角
- 我和弟弟一起去了北海公园
- 夜猫子
- 我怕死
- 秋游
- 我的家
- 青蛙
- 那一天,我学会了坚强
- 春天的联想
- 秋天
- 湛江的大海
- 生活的快乐
- 从科技语体的词汇类型分布看科技汉语教材的选材
-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高中学思政教学效果探析
- 例谈高中地理文本解读的策略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导入与实践研究
- 例说高中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
- 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智力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个案研究
- 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 借艺术贴画开发农村小学校本课程
- 基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
- 特殊教育专业课《行为改变技术》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之我见
- 高中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课程设置及办学特色研究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 就业引导下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发展的偏差与变革
- 《灰椋鸟》教学反思
-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的姿势》一文标点教学反思
- 《望月》教学反思
-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也谈"爱如茉莉"
-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 大谈爱情,是否曲解了文本,或者大而无当?
- 《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札记之一
-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一
-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灰椋鸟》教学反思
- 激情唱响抗洪歌《大江保卫战》教学反思
- 《最后的姿势》教后札记
- 《识字1》教学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