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6
《坐井观天》教案1
一、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二、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用练习本做实验)
(5)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7)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解答疑问。(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8)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9)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在北京过新年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我们班的“小盖”
- 一次有趣的事
- 一次有趣的家庭知识竞赛
- 我的烦恼
- 辛苦的排练
- 妈妈的爱
- 爸爸当家
- 月亮
- 两个"马大哈
- 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 微笑
- 最美的声音
- 我与奥运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3)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陪审制度纵横论 (9)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议程序公正(4)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5)司法制度论文(1)
- 陪审制度纵横论 (5)司法制度论文(1)
- 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4)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议证明责任特征(4)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一
- 《我的“长生果”》片断赏析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二
- 《窃读记》教学设计二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尊严》教案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综合资料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三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三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二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