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
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韵味
- 名字里的爱
- 小木偶历险记
- 我的小猫
- 我的期中考试
- 温暖冬至
- 雪
- 家乡的四季
- 老鹰捉小鸡
- 可爱的妹妹
- 社会责任感
- 我的女孩
- 被自己感动
- 家
- 兔兔羊日记
- 剥夺村集体的经济权力
- 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 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 村籍、地缘与业缘——一个中部中国村庄的社会分层
-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 政府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加入WTO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 提高中国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是中国长治久安的第一推动力
- 如何根治农村的乱收费
- 村民自治所面临的挑战
-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
- 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
-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
-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 诗仙
- 一曲友谊的赞歌
- 李白邮票
- 踏歌
- 太白酒家
- 李白蔑视权贵
- 翰林谪仙剑客──析李白的思想
- 李白墓简介
- 李白诗歌中的“勾践灭吴”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 李太白跳月
- 《回乡偶书》的故事
- 李白“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