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题。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
1、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干什么?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从妈妈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段话。
句子二: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抢在谁的前面说?
◎为什么要抢着说?
3、分角色读2--12段。
4、售货员听了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13--14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礼物?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样的品质?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感悟句子: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木偶的故事
- 一件难忘的事
- 都是电脑惹的祸
- 温暖的母爱
- 给爸爸化妆
- 想念你
- 晨曲
- 快乐的舞蹈课
- 我的新橡皮
- 坦然面对失去
- 骄傲的小白鹅
- 我有这样的一个妹妹
- 孩子气
- 神奇的音乐家
- 我长大了
- 抒澎湃,续风雅 试驾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
- 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
- 科学管理 优质服务
- 中国,到底有没有贵族?
- 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 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
- 贴标签,这件小事
- 隐现重塑国际分工格局的全球雄心中国步入“大公司”时代
- 也谈TD式中国创新
- 1945――德意志苦难元年
- 奇葩?不,那是生活
- 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
- 来自天籁的性灵――蒋志鑫
- 达沃斯的中国声音
- 记忆八十年代
- 快速作文综合训练之童年系列快速构思法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 掌握规律 抓住要点 提高能力——六年级毕业总复习建议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结课设计一 二 三
- 景阳冈
- 《林海》谈课设计
- 1 桂林山水
- 《林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2008,北京》教学设计
- 辨析语气词的读法学课文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掌握规律 抓住要点 提高能力——六年级毕业总复习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