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背景分析
纸船和风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要好的朋友,可以说这是他们司空见惯的玩伴。童话故事更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许多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理解本文会有所帮助。小学生乐于结交好朋友更是学生所共有特征。所以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景没有太大的陌生感,这样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同时故事中的曲折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令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受深刻。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任务。其中“祝、句”为熟字,要求会写。其余6个字要达到认、写两项任务。但是本课的生字笔划简单,偏旁比较典型,如:“土字旁”“提手旁”等,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文章的生动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会让学生对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之间的友谊有所认识和体悟,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者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并且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2、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范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教学片段一: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一、图二、图三)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松鼠和小熊在干什么?(生:好)那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生:(看图说自己观察到内容)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三幅图的,读完课文后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
生: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
生:它们闹别扭了,松鼠不放小船了,小熊不放风筝了。
生:后来它们又和好了,小船又漂了,风筝又飘了。
生:这个故事让很感动。
生:……
师:大家通过读课文,读懂了许多内容,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
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师:和你的学习伙伴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解决。
生:(结合不懂的分组共同讨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祖国.爱家乡
- 今天我值日
-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
- 假如我是风筝
- 我经历的一件事
- 我和我的祖国
- 我心中的祖国
- 伟大的祖国
- 奥运福娃火娃——欢欢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家乡的变化
- 童年趣事
- 考试
- 老师不在的时候
- 浅议外语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结构调整
- 试析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浅析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初探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
-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物流项目教学中竞赛方式的综合运用
-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导游服务技能系统研究
- 浅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改变对策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 浅谈对我院美术教育和教育实习现状的思考
-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 浅析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
-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 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素质结构模型初探
-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
-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
- 《赤壁赋》有关资料
-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 才子苏轼
- 读苏东坡《赤壁赋》
-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