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8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讨论: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槐米有什么用处?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 给灾区孤儿一个家
- 我们的邹老师
- 贪吃的好朋友
- 那一刻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一个精灵古怪的丫头
- 危 险
- 假如我会克隆
- 感谢磨难
- 奇妙的大自然
- 滴水
- 读《此地无银三百两》有感
- 大肚弥勒佛
- 中国崛起
- 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 刑事法“八议”(7)刑法论文(1)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 刑事法“八议”(3)刑法论文(1)
- 端午祭=端午节?
- 直面死刑复核程序(6)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
- 端午端午,五月当五
-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范围探究(4)刑法论文(1)
- 端午节里捡拾的碎片(组诗)
- 顾颉刚 旧文化,新春秋
- 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新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2)刑法论文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1
- 《凡卡》教学设计2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3
- 《凡卡》教学设计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4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3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1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2
- 《草虫的村落》教案1
- 《灯光》教学设计
- 《有的人》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