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一株紫丁香》教育叙事
前几天,上了课文《一株紫丁香》,课后进行了一番思考,让我对这节课及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我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对如何引导学生读也进行了一番琢磨。
回想整个课堂,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的过程中,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在引导学生读第一小节时,我紧紧抓住词语“踮起脚尖儿”让学生去理解文中小朋友当时的心境,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学生大部分能体会到应该悄悄地小声地去读,不要惊动了老师。用这种轻轻的语气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情的爱。结果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我马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说“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对老师的深情的爱栽下了这株紫丁香,同时也栽下了自己对老师的美好愿望。他们有什么愿望呢?请大家自读2—4小节,找找答案。”学生读后争先发言:“他们想让紫丁香夜夜和老师做伴”、“想让紫丁香帮老师消除一天的疲倦”、“想让它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谢”。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学到这里,师生的心境都一直处于课文的氛围中。但当学生展示朗读时,我却乱了阵脚,没有很好的去引导,仓促地结束了他们的朗读,也没有及时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读”,比如小朋友选择“绿叶儿在风里沙沙”这一自然段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想一想绿色的枝叶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它在唱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体验师生这种情感,读出来的效果自然就会更饱含深情了。而我错过了!在学生选择星星这一段时,我只是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草草收场,如果用以下语句去引导:“夜深了,连星星困得都不停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呢?这时候,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着老师?谁再来读一读?”
用这样的语言鼓励学生“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相信效果会不一样吧!而我又错过了!……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很大,也暴露了自己的缺点:教学水平还需不断地磨练,课堂驾驭能力还需不断加强。自己学的东西还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思多想多练,在反思中进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让爸妈大吃一惊
- 我的偶像TWINS
-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 放风筝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爱连云港的草莓
- 菊花
- 雪花
- 啄木鸟治大树
- 观汉江大桥
- 秋天
- 快乐的冬天
- 秋天
- 我的日记投稿了
- 我
- 探讨古诗词歌曲演唱现况及方法
-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论中国竹笛艺术中的新元素
-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
- 浅析小提琴的发音问题
-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 交通运输对发展高速公路客运的思考
- 浅谈男高音声部真假声结合的训练
- 物流的发展与公路货运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 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中的运用
- 学生音乐艺术提升思路
- 第三方物流概念给我国物流中心带来的机遇
- 非机动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 浅论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中的技巧与意境
- 《掌声》教学设计7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2
- 《掌声》教学设计9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1
-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3
- 《掌声》快乐练习:同步学学做做
- 《掌声》教学实录
- 《掌声》教学设计1
- 《掌声》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同步练习题
- 《掌声》教学设计8
- 《掌声》教学实录2
- 《掌声》赏析
- 《掌声》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