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4
【预设目标】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⑴同桌互相说一说。
⑵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四、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五、机动
摘抄好句子。
【叶老师的建议】
因为我不熟悉这篇课文,所以我的建议可能不对。我是凭着你的教案猜课文内容的,呵呵老师厉害吧?
1、可以把课题教学和整体感知及第一段的学习结合起来。从提问入手,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读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2、第二段的学习表演太多,而且是重复的。建议在理解之后安排一次就可以了。读读玩玩。
3、第三段的填空太多,而且不够灵活。建议改为:( )花朵( )草地( ),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表演就不要了。一堂课里有一次表演就差不多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快乐的时刻
- 检查三剑客
- 我的好朋友
- 老妈的“狮吼功”
- 生命中的启明星
- 永恒的爱
- 体育狂人
- 奉献
- 我能行
- 忆
- 我可敬可爱的孙老师
- 我班的女生
- 我的奶奶
- “信心氧吧“之“信心服务员“
- 新时期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研究
- 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改进研究
- 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服务研究
- 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
- 关于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思考
- 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的相容性研究
- 民族血型与少数民族体育关联性研究
- 新会计制度下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探讨
- 思想哲学辅导:安史之乱原因研究
- 浅论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的互动关系
- 康德表象问题之意义研究
- 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 略论张友文的公安文学评论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识字7》教学设计1
- 《识字7》教学设计3
- 《假如》教学设计3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1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识字7》课文内容
- 《假如》教学设计2
-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2
- 《识字7》教学设计2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3
-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