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4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想:国王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
5、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
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相机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感情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
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
(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二)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三)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给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的话写下来。
交流拓展,感情升华。
1、读一读你写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话。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
- 溜冰感受
-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 日记
- 笨笨风铃
- “求是”报名记
- 我的座右铭
- 四季竹林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油漆
- 假如我会克隆
- 扩写送书
- 我哭了
- 家乡的大海
- 不该发生的事
- 飞扬的梦
-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于和伟:所有春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继承
- 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传承关东民俗风情
- 清明节的诺言
- 中国现行死刑政策的评价及其反思(3)刑法论文(1)
- 漫话清明节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论文(1)
-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 以学校为主阵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6)刑法论文(1)
- 江浙地区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果起源探究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回声》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荷花》 教案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泉水》教学设计1
- 《鸟的天堂》
- 《称赞》教学设计2
- 《西门豹》
- 《翠鸟》2
- 《泉水》教学设计2
- 《卖火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