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4
《灰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渗透爱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着重联系对话朗读。
【教学难点】
从列宁与小男孩交谈的内容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及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请做上记号,一会儿问老师和同学。
3、学生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二、自主阅读,感悟语言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和列宁的句子。从你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一些什么?
⑵ 汇报自学情况:
① 请同学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是……非常惹人喜爱。)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较句子:灰雀在枝头( )唱歌,( )惹人喜爱。
② 指名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又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媒体播放情境)
⑶ 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听老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想,列宁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⑵ 读句子体会列宁的心情: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过渡语: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呢?
三、合作探究,走进心灵
1、学习课文的3~10自然段: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还要一边画。用“____”画出列宁说的话,再想想列宁当时是什么心情?
⑵ 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列宁的心情的,是怎样的心情?
⑶ 请一名同学朗读列宁说的话,读后请同学谈体会。相机引导同学理解“自言自语、可惜”等词 。
⑷ 引导概括:列宁的对灰雀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什么感情。(爱)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喜欢的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吗?小男孩对灰雀的爱和列宁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
⑸ 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面对列宁的每一次所说的话,心里会怎么想?教师加提示语导读引导学生想象。
⑹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过渡:三只可爱的灰雀回来了吗?列宁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学习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思考:
⑴ 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⑵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⑶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⑷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出书来,美美地读读全文。
四、教师小结,激发情感
五、课外拓展,走向生活
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在万忙之中不忘记去关心身边的一只小鸟,这不正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表现吗?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成立爱鸟小分队,帮助鸟儿们能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小燕子和小猫
- 女娲补天
- 鹬蚌相争
- 亲情
- 白马涧一日游
- 老鼠国开会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森林里的遭遇
- 蜜蜂的自述
- 圣诞节前夜
- 春天的畅想
- 最后的六一
- 狼和刺猬的故事
- 我上六年级了
-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 论税收法定原则
-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 “费改税”基本思路
-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傣家井
-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僧·寺·塔
-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