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灰雀》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 散步 昂望 胸脯 一定 肯定 惹人喜爱
或者 坚定 面包渣 白桦树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森林里的红灯笼》读后感
- “灿烂的季节”观后感
- 读《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卷)有感
- 《小兵张嘎》观后感
- 学古诗,懂道理
- 学古诗,做诗人——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感
- 读《百科全书》有感
- 《美女与野兽》读后感
- 我一家子
- 观电影《战鸽总动员》有感
- 读《西游记》
- 学古诗,明事理——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感
- 读《孔子猜谜》
- 读“小美人鱼”后感
- 救小兔子
- 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1)论文
- 浅析我国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1)论文
- 变频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 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1)论文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瓦斯浓度检测传感器设计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商法的变革取向(1)论文
- 分析计算机通用技术的运用及其作用
- 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构
- 杭发X6130型活塞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维信息空间探析
- 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实现
- 浅论商法的本质(1)论文
- 商法的基本原则探析(1)论文
- 煤矿井下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安装测试与改进
- 基于UG的电话机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 《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片段
- 《给予树》词语全解
- 《给予树》教学杂谈
- 感悟、感动、感染──《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给予树》案例分析
- 分享快乐的语文课──《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 《给予树》教学片段
- 《给予树》难句解析
- 《给予树》教学反思
- 爱的教育──《给予树》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案例
- 《给予树》结构图示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返璞归真,简约致美──解读《给予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