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着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课后分析】
尝试──让课本留下思考的痕迹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放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要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尔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追求古代文化的妈妈
- 我的好朋友小米拉
- 三人行,谁是老师焉?
- 我的妈妈
- 原来我的愿望……[
- 了不起的妈妈
- 爱“说谎”的肖老师
- 世界如此美妙,我妈如此暴躁
- 原来我的老妈是“超声”
- 可爱的小狗
- 粗心的妈妈
- 恶搞大王
- 我 ()=()
- “章鱼哥”
- 我家的解说员
- 也谈“一带一路”的背景与实施
- 朱立伦大陆行:重要节点下的重要活动
- 印度总理莫迪上任后首访韩国 与朴槿惠会晤
- 丝绸之路“热”的“冷”思考
- 沙特外交正在变化
- 超越岛礁建设:中美较量的是什么
- 美国为韩国核能发展松绑
- 美国“宗教自由”的新难题
- 李克强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进行正式访问
- 荷兰穿鞋记(下)
- 三论打通图们江入海通道
- 打造中非关系升级版
- 无投票当选大增,日本地方选举形式化
- 埃及前总统穆尔西被判死刑
-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 《二泉映月》说课材料
- 《海伦凯勒》同步练习
- 《克隆之谜》课文原文
-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 《梦圆飞天》教案之一
- 《海伦·凯勒》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学《梦圆飞天》有感
- 《梦圆飞天》教案之二
- 《二泉映月》同步练习
- 《神奇的克隆》读后感
-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二
- 《梦圆飞天》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梦圆飞天》课堂教学反思之一
- 《神奇的克隆》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