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1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故事,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难点:如何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谁能说说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 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学习: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为伯伯家去了。伯伯家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伯伯还说送她一只呢!”
抓住重点词理解: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宋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理解宋庆龄的动作和语言的坚定: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体会宋庆龄人格的高尚,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设计】
爸爸 伯伯家
↘ (守信) ↗ (渴望去)
劝 宋庆龄
↗ (诚实) ↘
妈妈 小珍
(不能失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学会了跳绳
- 放风筝
- 小帮手
- 母爱无私
- 两只小猫
- 期中考试
- 春天来了
- 去韩国
- 游沙坪公园
- 我和小鸟的对话
- 我在哭泣
- 瞧,我们这一家人
- 我的校园
- 一张旧照片
- 午自习
- 主角与配角
- 语言性别差异体现及其成因初探:从礼貌原则角度
- 我国会展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对农民工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 俄罗斯经济外交研究
- 草根非营利组织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神奇公式”下的奇迹
- 班集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云南共青团“12.4”国家宪法日主题集中活动在昆明举行
-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探析
- 浅谈史学研究入门及论文写作
-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石榴红村农民收益的实证研究
- 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 团结一心,坚定中国道路,共筑“中国梦”
- 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 《我们爱祖国》教学设计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 《鞋匠的儿子》相关知识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 《这里危险,让我来》教学设计
-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 《鞋匠的儿子》相关知识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理解
-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 《我们爱祖国》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