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2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媒体】
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并读题)读题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是谁玩出了名堂?他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⑴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多音字多读几遍。
⑵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顺便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关情况。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⑵议一议。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⑶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⑵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⑶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⑷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⑸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写字。
五、课后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上堂课学的生字新词。
2、说一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
二、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语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⑵读一读:
这一自然段内容很长,我们采用分组轮读的办法来读,第一排读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读第三、四句,第三排读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这一自然段。
⑵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⑶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⑸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⑹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⑵说一说。读到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资料,大致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回顾
1、师问: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2、学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
2、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端午节
- 我学会了打篮球
- 水泥厂的污染
- 双重意义的端午节
- 端午节
- 快乐的端午节
- 学校的花园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鹦鹉飞走了
- 清早的菜市场
- 美妙的歌舞会
- 自己购物的经历
- 我的爷爷
- 三十年后的世界
- 快乐的端午节
- 分析歌曲演唱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 基于服装销售渠道中委托代理模式的激励机制研究
- 摩登女郎由何而来
-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 论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艺术修养
-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 如何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做到以客户为核心
- 基于对比语言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宏观策略
-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 探析中国画中的设计因素
-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秀明性”
- 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 关于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 《白公鹅》教学谈
- 《白鹅》教学思考(推门课) 清风细雨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白鹅》教学案例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思考
-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推门课)
-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 《白鹅》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与教后反思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