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翻新时间:2023-08-24
《孔子拜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有魔法棒
- 蜘蛛展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畅谈暑假期间生活
- 游登封
- 我爱那一片草坪
- 美丽四季
- 贝壳奇观
- 厦门游记
- 宝贵的一元钱
- 奶奶家的小狗
- 游江心屿
- 中秋节赏月
- 外婆
- 我的MP3
- 效益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
- 论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
- 内部审计职业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因素
- 会计服务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计
-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论国有出资人财务监督与总会计师制度改革
-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 结果与过程层面的管理审计评价指标
- 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 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析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 杨振宁简介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武器事业发展纪实
- 关于原子弹
-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 《邓稼先》有关资料
- 《邓稼先》写作特点
- 《邓稼先》写作特色
- 谈《木兰诗》教学中游戏原则的运用──《木兰诗》教学反思
- 《木兰诗》教学实录
- 杨振宁和邓稼先
- 奥本海默
- 钱三强──中国的原子之父
- 发现 讨论 探究 质疑──从《木兰诗》的教学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 邓稼先生平简介
- 《木兰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