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赵州桥》教学设计4
【学习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
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
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
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
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智(zhì)慧(huì)”;“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识记。
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
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
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合作写字
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
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
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
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
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
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⑴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
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⑵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⑶理解“创举”:
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⑷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⑵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⑶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
⑷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
图案有几种?(三种)
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四、结尾升华
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
设计人是谁?
(隋朝、李春。)
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
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六、课后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美妙的歌舞会
- 我的爷爷
- 学校的花园
- 三十年后的世界
- 清早的菜市场
- 端午节
- 我学会了打篮球
- 端午节
- 快乐的端午节
- 水泥厂的污染
- 鹦鹉飞走了
- 快乐的端午节
- 自己购物的经历
- 双重意义的端午节
-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秀明性”
-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 关于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 如何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做到以客户为核心
- 探析中国画中的设计因素
- 摩登女郎由何而来
-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 论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艺术修养
-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 基于服装销售渠道中委托代理模式的激励机制研究
- 分析歌曲演唱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 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 基于对比语言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宏观策略
- 《巨人的花园》教学思考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长城》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案例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入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白鹅》教学思考(推门课) 清风细雨
-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推门课)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与教后反思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 《白公鹅》教学谈
- 《白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