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⑴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1、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2、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4、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2、齐读这段话。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字抄词
1、练习其他7个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实践活动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
- My school(我的学校)
- 永远的告别
- 正义之侠
- 我与妈妈的战争
- 爸爸您别在抽烟了
- 神奇的钥匙
- 绿色的田野
- “变色龙”与“新型衣服”
- 蚂蚁和磨菇
- 世纪广场
- 我骄傲我是男生
- My Birthday(我的生日)
- 我爱家乡的冬天
- 游烈士陵园
- 从“礼治”到“法治”?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议不起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_法学理论论文(1)
- 汉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共同侵权的法理探讨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议清末刑法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古代东方民法探略法学理论论文(1)
- 可别等成了“戈多”
- 笼中鸟:法律制度还是法律理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法学理论论文(1)
- 选择司法独立:中国的民意与司法独立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律的实质理性
-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的几个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观潮》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观潮》教学设计8
- 《观潮》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7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4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6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3
- 《观潮》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6
- 《观潮》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5
- 《观潮》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