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陶罐、铁罐的图片
2、幻灯片
3、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言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同学们都很喜爱读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罐”“铁”三个字。
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就是陶罐的图片,这就是铁罐的图片(粘贴)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录音带中的故事,边听边想,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谦虚,骄傲)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陶罐的谦虚,哪些语句又体现了铁罐的骄傲?
(学习汇报,读文中语句)
2、指名读句子,(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出示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师:由于陶罐说得有道理,铁罐恼羞成怒了,生气时怎么说话?(声高气粗)
②指名读,你听出哪些词同学重读了吗?此时的铁罐还只是骄傲吗?(板书:无礼)
③谁愿意读读?读出你不同的理解。
④陶罐听了铁罐无礼的话后,是如何回答的?
4、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①自读这句,体会出什么?(板书:宽容)
②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有什么可吵的呢?”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变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齐读这句话。
④陶罐都已经这样说了,而铁罐收敛了吗?文中是怎样写的?
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提问:
①读这两句时语气一样吗?
②读时能变换语调吗?
(不能。A句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B句语气自然平稳。谦虚:虚心,不自满。)
③谁愿意读一读。
a、“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Ⅰ、小组内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句。
Ⅱ、学习汇报,评价
Ⅲ、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出“铁罐的骄傲”的?(轻蔑)
“轻蔑”是什么意思?“轻蔑”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两个“懦弱”在读时语气相同吗?为什么?
Ⅳ、找两位同学对着读
Ⅴ、指名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细看标点,想想怎么读,再读。
Ⅵ、过渡:许多年以后,当陶罐被挖出来时,它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谁来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友善、宽容)
三、(去掉四部分对话的提示语)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指名同位读。
3、分男女生读。
四、谈收获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3、骄傲的人下场是可悲的
五、作业:
1、请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组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祝福是一种虚伪的常识
- 不朽的昭君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我与故事
- 9年全国Ⅰ卷高考满分作文
- 《品味时尚》
- 见证
- 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 弯道超越
- 《品味时尚》
- 诚信与善良
- 《隐形的翅膀》
- 《品味时尚》
- 信他,抑或信己
- 中学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小学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2012年商场超市教师节促销活动方案
- 2012年公司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 向教师感恩教师节庆祝活动
- 幼儿园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方案
- 学校教师节活动方案《绿叶对根的情意》
- 五年级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迎中秋晚会活动方案
- 教师节活动方案:老师,节日快乐
- 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 学校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方案
- 2012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 2012年教师节活动安排及工作要求
- 试论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 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公正与民主化问题
-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 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
- 中国NGO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
- 创造性的批评也应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 民主德国居民外流问题研究及新档案的启示
- 教会音乐的省思(初论)
- 两种代表制理论之再评价
- 中国改革政策建议
- 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实践——读《苏格拉底之死》
- 民事证据秘密保护的程序机制分析(1)论文
- 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假如》 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 《假如》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 《假如》 教学设计一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回声》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