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ò)“恼”(nǎo)声母都是鼻音
3、读下列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奚落 恼怒
谦虚 相提并论
傲慢 和睦相处
懦弱 羞耻
轻蔑 氧化
争辩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4、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板书:
谦虚
傲慢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27
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秦始皇玩电脑
- 找回蝴蝶翅膀
- 天天都要晕
- 我的爸爸
- 我们班的“飙舞异人”
- 张老师的眼睛
- 我是一个胆小鬼
- 舞蹈演员
- 魔鬼老师
- 我爱戴的老师
- 我的臭美弟弟
- 我家的“环境污染”
- 最敬佩的一个人
- 爸爸的鞋
- 同桌冤家
-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探讨
- 浅析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文化教学
- 试论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浅谈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的变换分析法
- 浅谈语境研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
- 从《实用汉语课本(法文译注)》看对法汉语语音教学
- 对外汉语专业汉语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 通过汉语语感训练强化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
-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零起点儿童班的短期汉语教学
- 关于汉语翻译与汉语文化传播的分析
- 浅谈电子课程教学软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的文化呈现
- 浅谈非汉语专业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困境与传播策略
- 探求汉语拼音学习的有效手段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4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9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 《背影》教学设计10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2
-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3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9
- 《说“屏”》教学设计2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
- 《台阶》教学设计8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2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3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