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3

《掌声》教学设计3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掌声》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记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给了她鼓励的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再加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乐于学习。

【设计理念】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喜欢学习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要求。本课以识字和朗读为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语文教学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3、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姿势”“普通”“鼓励”三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课前准备】

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激趣导入

教师用课件演示文中,同学们鼓掌的画面,同时播放《掌声响起来》的歌曲。你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读:

与同座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指名读:

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

4、默读:

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识记生字:

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检验识字效果:

“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

三、创设擂台,相互挑战

1、小组内读文,提出质疑的问题。

2、各小组寻找挑战对手,并互相交换所提出的问题。

3、各小组合作探讨对方所提的问题,设法解答对方的提问。

教师随机应变,及时给学生帮助。

四、读后导行,奉献爱心

假如你的好朋友遇到某种困难,你会怎么做呢?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课件出示3个词语“姿势”“普通”“鼓励”。

2、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指出不足,教师改正。

4、学生自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手拉手共同前进
手拉手活动
奥运情中国心
我爱小动物
我的房间
平安相伴·快乐相随
小虫是可爱的
信念的力量
一次精彩的摔跤比赛
崇高的精神
致哥哥的一封信
给爸爸的一封信
我爱秋天
读书的乐趣
倒霉的的一天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互动的观看表演——电影传播中的受众分析(1)
浅谈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关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高师教育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尝试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1)
关于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
论高职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
简述努力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政策
浅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解决
浅谈对完善以县为主的树基础教育投人体制的探讨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救助研究
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与一级切换并车的实践(1)
《狼牙山五壮士》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二
《草船借箭》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五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之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半截蜡烛》
《太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导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