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给予树》教学案例

《给予树》教学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5

《给予树》教学案例

【背景】

《给予树》讲述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现今时代的孩子,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片断1〗

师: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

生:妈妈给予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生:孩子们给予对方圣诞礼物。──手足之爱

师:这些举动都是对亲人的爱,从中更让我们感受到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是那么的可贵,更让人们为之动容。相信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师:看板书小结:给予树是一棵(同情、友爱、体贴、善良、仁爱……)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种在哪里?(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充满爱。

〖片断2〗

师: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穷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如: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读相关故事,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愿望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生:(放音乐)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

师:小结。

【反思】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文本言说的主旨,亦是全文的灵魂。课文学完后,我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买礼物前,孩子们“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买完礼物后,孩子们“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这两种爱,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深化主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人文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的生命。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一些穷苦的孩子写爱心卡,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愿望。这一写话练习无不是对课题《给予树》,以更深入的理解。“给予树”实际上是人化了的树,暗示金吉娅像给予树一样能送给人们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这篇课文的人文关怀是唤醒、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学生们学习课文后,通过发放爱心卡,使情感得以内化,更为深入地领会了课文的主旨,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你啊!敬爱的老师
布叽历险记
教师节的祝福
恐龙世界
我的弟弟
布叽历险记(2)
过马路
我的朋友
师恩难忘
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
爱管闲事的奶奶
我是快乐的小天使
奇怪的老师
我们班的
忆师恩
试论培养创新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考
试论研究高职院校英语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措施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困境及破解路径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当下语境下的古汉语学习
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县镇中小学英语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加强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探析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浅析
对外汉语教材高频汉字教学研究
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与探讨
浅谈汉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蜡烛》教学设计3
《背影》教学设计4
《芦花荡》教学设计4
《芦花荡》教学设计1
《芦花荡》教学设计8(第1课时)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5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2
《背影》教学设计5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1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3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3
《芦花荡》教学设计2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