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9
《给予树》教学设计14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一封信
- 夏令营的告别会
- 猴子拦路
- 唱歌跑调,羞
- 给丛飞叔叔的一封信
- “知了”
- 我登上了长城
- 我当上了干部
- 猪八戒减肥记
- 漓江游
- 诚实的小马
- 今天真高兴
- 一张珍贵的相照片
- 游泳
- 我愿我是……
- 试论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试论教师幸福感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共生关系
- 关于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探索
- 试论高职院校学习型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高职会计专业“沙盘模拟”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 简析“全面素质质量观”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
- 关于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试析高职“两课”教师的自身修养
- 关于21世纪初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新论
- 试析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
- 关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关于市场营销课程多维教学模式探究
- 试析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 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评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况
- 一曲情动于衷的挽歌──关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解读的教学反思
-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后记
- 利用背景材料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三“巧”
-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鲁迅简评《红楼梦》
-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杂谈
-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 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
-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