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 cǎi mì jīng yà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板书:
31 蜜蜂引路
许多蜂蜜 他想:
飞回园子 他想:
园子旁边有所房子 他想:
果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献给母亲的歌
- 母爱如奶茶
- 母爱
- 献给母亲的歌
- 我心目中的春
- 布鞋·母亲
- 妈妈,您听我说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我心目中的春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妈妈,您听我说
- 妈妈,您听我说
- 我心目中的春
- 爱因斯坦复活之后
- 感受鲁迅
- 建筑师眼里的城市地标
- 浅谈曝气池的设计与设备选择
- AutoCAD文字输入全攻略
-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浅谈“工程项目经理”这个角色
- CAD建筑制图秘籍
- 关于房地产与小区规划的浅谈
- 家具摆放有禁忌
- 浅谈建筑学
- 后张预应力砌体柱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常问问题
- 独立柱基加防水板基础设计方法的分析
- 施工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 钢板箍和钢牛腿技术在建筑物增层改造中的应用
- 浅析中国建筑文化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阅读提示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牧场之国》写作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