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翻新时间:2023-08-07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中国人并不欣赏那种匹夫之勇,那种鲁莽之勇,那种蛮横之勇,而是赞赏智、仁、勇相结合的勇。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由于他们塑造出“奋不顾身,拔刀相助“的武侠。这些武侠人物,对贪官污吏、对不鸽理的黑暗现象进行奋力反抗,不承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去主持正义,讲义气,重感情,为朋友可以牺牲生命。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智、仁、勇的统一体。
不同的是,一般百姓仅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去欣赏英雄,而思想家们,则从理性的高度去思考“勇”,从理论上去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勇。
孔子把勇作为高尚完美的君子所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之一。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经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在他看来,智、仁、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仁德之人是乐观通达而没有忧虑的,聪明而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迷惑的,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三者之中,仁是核心,知(智)是知仁,勇是行仁,因此,“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因为真正的勇敢是从仁义之心产生出来的,因此,有仁议之心的人肯定勇敢,而仅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勇是仁者之勇,是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画像
- 小鸭子
- 不想长大
- 我要变成糖果人
- 自我介绍
-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 续写《七颗钻石》
-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 我
- 我的学校
- 小乌龟的自述
- 假如我是小河
- 雪
-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 秋天的校园
- 平等对话师生互动
-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 关于中德当代美术教育比较与分析
- 关于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篇信息加工
- 浅议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 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
- 关于外语学习者课堂焦虑情绪之探析
- 浅谈语文审美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 关于职校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
- 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教师主体价值追求的思考
- 关于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 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 浅谈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浅谈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成因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 《翠鸟》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
- 《翠鸟》
- 《爬天都峰》|人教版
- 《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
- 《中彩那天》|人教版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