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3
《蜜蜂引路》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cǎimìjīngyà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可是()所以列宁就()。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板书:
31蜜蜂引路
许多蜂蜜他想:
飞回园子他想:
园子旁边有所房子他想:
果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私的粉笔
-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 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 这件事让我懂了一个道理
- 农村的变迁
- 打工生活
- 真诚的友谊
-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 读书的乐趣
- 咕咕叫的肚子
- 童年的回忆
- 感动
- 一件难忘的事
- 假如我会克隆
- 活到老学到老
-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浅谈“听写”在高三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 打造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 新课标下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探究
-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对大气压强实验的改进
- 探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创初中高效实践课堂
- 汲取日常生活营养 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 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设疑
- 引时尚活水,添音乐魅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狮子》教学设计
- 《我长大了一岁》教学设计
- 人教版第一册《自己去吧》
- 四季
- 8、阳光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
- 小猴子下山
- 语文出版社S版教案<只听半句>
-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 《我爱国旗》教学设计
- 《献给妈妈的诗》教学设计
- 冬天是个魔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