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燕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
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
2.自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自读要求:
(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
(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
(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组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三、小组研读
1.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出示: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
(2)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2.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四,汇报交流
(一)汇报交流“外形关”
1.研究外形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2)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01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二)汇报交流“春之关”
1.研究“春之美”的小组汇报。
(1)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3)最后一句写小燕子对表现“春之美”有什么作用?
(4)这一节的四句话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5)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6)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其他组成员评价。
2.练习。
出示:这一节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汇报交流“飞行美”
1.研究“飞行美”的小组汇报。
(1)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本节。学生、老师共同评价。
2.练习。
出示:在()中,在()中,燕子()在天空里(),唧唧地叫着,有的(),()飞到了();有的(),尾尖()水面,就看到波纹()荡漾开去。
(四)汇报交流“歇息关”
1.研究“歇息美”的小组汇报。
(1)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2)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3)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
(4)推荐一名成员读,评价。
2.练习。
说话: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请你把歌词写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风扇
- 迎奥运从我做起
- 六只小鸡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童年趣事
- 海南之旅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上网的收获
- 我爱的小狗
- 弟弟理发
- 暴雨袭来
- 可爱的小乌龟
- 猴妈妈的三个孩子
- 短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美丽的生命
- EM原液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 如何上好数学课
- 论 惯 性
- EM菌调制秸秆饲料技术
- 关于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
-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惯性大小的另一种理解
- 建构理论统计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 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生成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 浅论统计学中的统计思想
- OECD主要国家软件业发展概况
- 生物信息学新进展
- 浅议如何选择合适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草原》教学设计6第三课时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2
- 《丝绸之路》词句解析
- 《草原》教学设计4
- 《草原》教学杂谈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1
- 《丝绸之路》教学建议
- 《草原》教学设计3
- 《草原》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和课文简说
- 《草原》教学设计5
- 《草原》教学设计8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