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2
《手指》 教案一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最后总结写___。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
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
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
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
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上莫文蔚
- 我喜欢音乐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暗香
- 歌中情
- 音乐的魅力
- 我和音乐
- 千金难求真性情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第一次爱音乐
- 西部的歌声
- 孔子办学
- 欲速则不达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对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思考
- 一种简单的环网供电方案的研究
- 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智能交通技术本土化问题讨论
- 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
- 香港西部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及减振降噪措施
- 关于好理念通过制度才具现实性
- 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的经验
-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从经济正义到政治正义:休谟与洛克财产权理论之比较
- 地铁车辆辅助逆变电源分析研究
- 津滨轻轨过渡段附加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地铁环控热负荷的分析
- 论“需求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试论平衡高师声乐专业学习中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
-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