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神作文?想象天马行空,方能写出好作文?

神作文?想象天马行空,方能写出好作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04-23

神作文?想象天马行空,方能写出好作文?

“拿别人的伞做好事”,“捡起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出门捡到一亿元,10元一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这是从一些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段落。我们初读这些“逼疯老师”的作文时会忍俊不禁,但再读之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是现在的孩子离现实生活太远了吗?还是他们的想象太过天马行空?类似“逼疯老师”的“神作文”何时休?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又该何去何从?

一辩:想象天马行空,方能写出好作文?

正方:“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王丽娟(北京某教育培训机构作文辅导员):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些作文段落。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写出类似荒诞故事的人不在少数,至于“奶奶一年死好几次”更是常见。事实上,我们就是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思维。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现在作文评判标准中,谁的文章想象力丰富,谁就能得高分。

很多人说孩子们写的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根本没有“人味儿”,但试问现在的应试体制下,学业压力巨大,有多少孩子能真正体验生活呢?既然这样,我们自然就奔着拿高分的方向去了。其实想象多一点也没坏处,作文本来就是靠“编”的。

反方:纯想象作文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子

何毅男(东城区小学语文老师):看到这些孩子编造的作文,我真的感到很可惜。他们正处在对生活满怀好奇心、练习写作文的最好年纪,却被一些“假大空”的想象和套路误了事儿,这种现象一定要尽快纠正过来。

我们支持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让自己的作文变得精彩。比如学生可以在查阅相关资料并核实后,适当进行一些科幻题材的作文创作,类似《悟空日记》这样的优秀作品,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但写作文绝对不能天马行空毫无根据地瞎想,这些纯想象的作文就好比没有地基的房子,哪怕造得再漂亮,因为不牢固,总归是要倒塌掉的。

二辩:要想拿高分,学生必须背范文?

正方:背诵作文有助养成行文规范

王冰红(海淀区某小学语文教师):进入三年级,学生就要开始学习写作文了。从此开始一直到高考,作文都是分值最大的一道题,非常重要。很多家长问我该怎样让学生学好作文,我回答都是:要想作文一直拿高分,就得背范文。

` 背诵范文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帮助自己养成行文的规范,包括遣词造句、标点使用等,这些习惯是终身受用的。我们曾经作过对比试验,一组学生背诵范文,一组学生完全自己写。一段时间下来,背诵的学生遣词造句明显纯熟,而另一组学生则完全摸不着道儿。这在考试中是很吃亏的。背诵范文,从小学考试到高考,甚至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都会受益。大环境在这,我相信学生和家长会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反方:模式化作文,一律只给及格分

余静(化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曾参与高考语文阅卷):很荒谬!作文怎么能靠背呢?我们在过去的高考阅卷中,遇到模式化的作文一律只给及格分。那都是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思想的文字,甚至没有批阅的必要。

我认为在学习作文的最初阶段就应该给学生灌输 “作文必须来自对生活的真实观察和体悟”这个理念。要写好作文,除了“读万卷书”学习优秀经典作品外,更重要的是“行万里路”,就是去了解感受身边的人和事,了解国家大事,明白人情冷暖,而不能写出“草坪是球状”这样的文字,这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教育中把这点丢掉了,很要不得。

三辩:依靠高考改革扭转“作”文风气?

正方:更正“假大空”的上梁,方能改变作文“恐怖篇”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小学生作文“逼疯”老师,对此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责不在于他们,而在于我们国家现在仍然坚不可破的应试教育体制。应试教育带来的应试作文,使得学生必须“八股行文”,加上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课外活动时间,学生缺乏经历,作文中的“种种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办法:从根源抓起。根源在哪?就在于高考。只有更正高考作文“假大空”的上梁,不搞命题式、话题式套路,让考生充分发挥特长,才能逐级下推,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达心声、记录生活乐趣的快乐事,千字作文也就不再是“恐怖篇”了。

反方:自下而上的改革,倒逼应试文体终结

陈向梅(教育杂志编辑):最近在网络上被热议的“神作文”再次提醒我们,应试教育的体制一定要改了。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必须要增加。但这种改革绝对不是从高考抓起,而应该自下而上,从小学教育起步。

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但真正改起来却步履艰难。原因很简单,如果从最上层的高考进行改革,涉及大学教育、学科设置、报名户籍等多方面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困难重重。而如果从小学就开始,提倡写作讲真人真事儿,不背范文,长久下去,学生写作文自然篇篇露真情。到了高考阶段,也就不存在应试文体的概念了,久之应试教育也就逐渐淡化。这种倒逼远比高考改革灵活、有效得多。

专家观点:

学生教师都需要

宽松的作文环境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看看“逼疯”教师的作文,我们可以猜想老师都布置学生写的是些什么作文。按照这样的作文题,与其说是学生“神作文”逼疯了老师,不如说是老师的作文题把学生折腾疯了。

我国的作文教学,一直倡导“主题先行”,要求学生不能偏题,观点要正确。近年来在高考作文和大学自主招生中,开始尝试给材料让学生作文,让学生自由表达,但很多学生不适应,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作文和灌输作文,写出来的还是宿构作文、用背诵的范文去套。

要改变这些,需要给中小学语文教育宽松的环境。教师们却很难改变作文教学方式,他们也是被应试压力所逼,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中高考的升学压力。说到底,不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就不可能让学生自由书写,评价制度逼老师、老师逼学生,学生让老师抓狂。今天“神作文”引发的感慨,来日会被翻出来再吐槽一番。包括让学生体验生活,也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十分困难的。其实,学生们也知道自己的作文写的是“天书”,他们要的是分数,不是真实的自我表达。这种教育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十分严重的。

众说纷纭:

作文靠想象和推理

源于孩子没有生活

夕阳西下人: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意义和价值的表达载体。作文不仅是要学习文字技巧本身,更是学生能够接触文化的密码。如果作文教育继续工具化、功利化,不喜欢写作文的“小盆友”只会越来越多,神一样的作文恐怕也“无穷匮也”。

无界者:学生在写作文时,为何想象和推理多于现实生活?为何写一些真实的东西、表述一些真实的情感就这么难?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学生在长期的知识教育中,忽略了对生活常识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积累、缺少必要的社会交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或者就会产生这些“神一样的作文”。

建胆琴心:新材料作文题出给学生,学生却裹足不前,因为已经习惯了命题作文了。

墨庸:这些都是生活的常识啊!归结为语文老师的教育不当,我以为,是语文老师不可承受之重。所有学科都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内容负责任,而非单单语文。

携文带武_德于其心:语言学习重要的要学会表达所闻、所见、所思。语文考试的标准化导致语文教学的教条化,形成语文学习的僵化,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读懂他人,表达自己,有效沟通,展现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记者 张航)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课
豆豆日记
钓鱼
吊兰花
日记三则
我是一片雪花
找春天
我的全家福
捏鸡蛋比赛
伤心的一天
捞鱼
拔牙
过年了!
摘草莓
大家一起来爱花
浅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路径
论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大课堂"教育模式
试谈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架构与机制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
浅析经管类本科生“现代商务理念”养成研究
浅析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引导方略
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浅谈WTO与高校德育管理
六问“有用"——试析教育的命运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
关于高职生价值观与职业指导关系之探析
浅谈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浅谈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胡瑗的治国训民及其教育主张
苏轼的自我形象塑造──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有感
温庭筠《望江南》解析
《出师表》教学设计
《武陵春》赏析
《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设计
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望江南》赏析
《词五首》有关资料
壮志豪情 别开生面──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出师表》教学案例
《出师表》教学设计
《武陵春》赏析
温庭筠《望江南》赏析
《出师表》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