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手指》 教学建议
1.这是本组课文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要注意小结。教学本文前,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转入本文的阅读。
本文的教学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讨论的重点可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还可实践运用,进行小练笔。最后,小结本组课文的学习情况。
2.体会作家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
3.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文中有许多很风趣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可以结合《白鹅》一课,体会作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买东西时找钱的小技巧
- 令我快乐的一天
- 不听话的小树
- 漫画《父与子》
- 怀念我的小狗
- 制作小沙包
- 扭秧歌
- 飘飞的柳絮
- 我的妹妹
- 怀念我的小兔
- 乖乖
- 搬木头
-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 赶会
- 挨打
- 怎样写2011年入党申请书
- 2011年最新入党申请书
- 2011年本科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 私企管理人员入党申请书
- 入党自传的写法及经典模版
- 入党申请书写作要求
- 街道党支部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 大学女生入党自传
- 2011年1月研究生入党申请书2篇
- 武警入党自传
- 第七条猎狗读书心得500字精选
- 经典转正申请书模版
- 2011年大三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 2011年公务员入党自传
- 计算机学院大一新生入党申请书
- 试论古筝艺术的表情性
- 浅析沥青路面质量与路基工程
- 我国舞蹈文化传承与舞蹈教育
- 音乐教育中少儿创造力的培养
- 浅谈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
- 俗乐舞台探索
- 试论舞蹈对中小学生的非审美教育功能之一、二
- 谈钢琴演奏应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情感
- “文革”时期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特点
- 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与电脑音乐
-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 论合唱艺术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探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 论学艺先做人—听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讲座后感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3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2
- 《给予树》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课文相关
- 《好汉查理》教学反思
- 《给予树》教学设计12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1
- 《给予树》教学设计14
- 《给予树》教学实录2
- 《给予树》教学设计13
- 《给予树》教学设计11
- 《给予树》教学实录3
- 《给予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 《好汉查理》词语
- 《给予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