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藏戏》考点练兵 积累篇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11、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1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参考答案】
1、(B)
2、(C)
3、(B)
4、(E)
5、(C)
6、(D)
7、(A)
8、(B)
9、(A)
10、(C)
11、(C)
12、(B)
13、(D)14、(C)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兔菜蘑菇
- 古银杏
- 一件难忘的事
- 鸡妈妈的爱
- 游画稿溪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老鹰捉小鸡
- 伸出我们的双手
- 笔芯和钢笔壳
- 夏日的天嘉广场
- 快乐的上午
- 第一次独自睡觉
- 初冬的早晨
-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
- 江边趣事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
- 妈祖文化与海峡两岸民间信仰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 雁北地区的秧歌及其文化剖析
-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三)
- 浅析近世徽州戏剧活动的社会功能
- 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 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 人文主义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 庄子的游世思想
- 佛教寺庙的神圣性和世俗化浅谈
- 女书:瑶族女性心理需求的一面镜子
- 论社会主义宪政(11)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观潮》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颐和园》
- 《观潮》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