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恐龙的资料
、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
二、板书课题、解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
⑴认读字: 钝 凌。
⑵书写字: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新词: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发表你对课文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理解全文
采用逐步分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探究第一部分内容:
⑴“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
(好像、仿佛的意思)
⑵这一段怎样引出观点的?
(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
⑶老师问:
科学家们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⑷老师问:
科学家为什么欣喜若狂?
(因为可以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恐龙演变而来的。)
⑸学生讨论: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探究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科学家们假设猜想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
(教学这一部分必须注意:恐龙进化经过了漫长的年代;并不是所有恐龙都在向鸟儿进化;有较多内容是科学家的一种假设、推断。)
3、学习第三部分,质疑、探究:
老师:谁能说说“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饱含的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指正。三、反馈全文,学生质疑
1、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2、质疑并解答,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释疑。四、总结全文
课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作者说明简洁、意思表达完整、准确,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此启迪下,将思绪放飞蓝天,去探索大自然以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
庞大家族
恐龙中的一支
飞向蓝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圣诞节
- 三个小伙伴
- 手表的作用
- 春游
- 我有一个本领
- 钓龙虾
- 我成功了
- 我的家
- 可爱的小白兔
- 圣诞节
- 我的愿望
- 验血
- 变形娃娃雪糕
- 桃子
- 放飞梦想
- 张大龙音乐作品的解析
- 论中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 浅谈山东筝派与浙江筝派的异同
- 关于山区公路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案探讨
- 中学音乐教学中个性培养的研究
-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
-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音乐情感的体验
- 浅析高校合唱训练与其作用
- “白改黑”城市道路改造技术探讨
- 浅谈钢琴演奏的艺术个性
- 论快速公交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
- 音乐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 论流行音乐的审美导向
- 如何提高儿童练习古筝的兴趣及效率
- 浅谈现代舞及其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思考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5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6
- 《阳光》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5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6
- 《金色的草地》教学建议
- 《金色的草地》教材简说
- 《金色的草地》说课案例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建议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1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