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 抢椅子游戏
- 家乡的闰平
- 向詹天佑爷爷学习
- 我的收获
- 让绿色充满人间
- 玫瑰少年(一)
- 风云天下--龙族(7)
- 再一次清除病毒
- 按树叶写家信的故事
- 阳台上的朋友
- 20后的我们
- 20年后的教室
- 不是老师的老师
- 一只小木船
- 试论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研究
- 青海化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调查
- 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
- 宪法价值与宪法价值冲突_宪法论文(1)
- 民法学与宪法学对话之前因后果_宪法论文(1)
- 关于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的“孝”及其含义变化
- 关于中国传统华夷之辨研究综述
- 浅论中国传统公文制度中的“押”与“花押”
-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 1998年《人权法案》及其对英国宪法的影响_宪法论文(1)
- 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 浅谈中国传统风水学科学原理的基本猜想
- 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_宪法论文(1)
-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一
-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一
-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一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二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二
- 《手指》教学设计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之三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之二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一
- 《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
-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