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5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一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着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的话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特色
弥补缺失,取舍文本;对比感悟,启思立新。
教学目标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智慧树乐园挂图、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
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猜猜找找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的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的生字
注:字谜──黑土
动作识字──戴 拱 翘 抹
体验识字──一个人常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着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指名选择喜欢的句子读、教师范读、分组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总结思考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画像
- 特殊的礼物
- 春雪
- 今天我生日
- 雪
- 助人为乐
- Concentrated spring water park(浓缩的温泉水乐园)
- 洗衣服
- 登卓旗山
- 在新班上的第一次特殊表扬
- 我的妈妈
- 学期结束了
- 难忘的第一次
- 打鼓给我的动力
- 最可贵的生命
- 论宪法的权威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 论宪政的德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庄子的思想世界
-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再审视
-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伏羲和女娲是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的始祖夫妇
-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茶的力量——浅谈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 孤独·疏离·悬置
-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诠释
- 《礼记·月令》与古代自然法思想
- 张居正政治思想阐释
- 计算机犯罪及其法律对策
- 《月光曲》佳句赏析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1
- 《伯牙绝弦》课文简说
- 《月光曲》分段段意
- 《月光曲》教学设计3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4
- 《月光曲》教学设计2
- 《月光曲》相关知识
- 《伯牙绝弦》有感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
- 《月光曲》教学设计5
- 《伯牙绝弦》教学谈
- 《伯牙绝弦》教学建议
- 《月光曲》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