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7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挖山芋去!
- 环卫嘉兴从我做起
- “不讲信用”的老师
- 写给秋天
- 外婆门前那条河
- 剪 石 螺
- 水仙花
- 克隆人之梦
- 我心中的奥特曼
- 考第一名不好受
- 把钱保管好
- 汕头观日出
- 师恩难忘
- 保护水资源
- 家乡的绿色
-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 英汉习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高考化学选择题
- 非智力因素的激活与现代教学
- 化学教学中“度”的调控艺术
-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1)论文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二)
-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的初探
- 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科学习评定
- 发展性教师评价初探
- 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 浅论格式合同(1)
-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
- 从“化学与药物”案例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 《童年的发现》教案3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2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之2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1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之2
- 《乌塔》教学设计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之1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之1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