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4-04-15
赏析《热爱生命》
蒙田随笔被誉为“正直人的枕边书”。他写的文章尊崇苏格拉底和芝诺,倡导理性克制、自然和谐的生活,是“自己写给自己的书”。《热爱生命》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来赏析《热爱生命》,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与死,是人类历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它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超越了历史、种族、肤色、地域、信仰这些概念而存在,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述它,会用不同的活动去展示它。在东方,孔夫子川上慨叹“逝者如斯”,王右军兰亭曼啸“修短终尽”,玉溪生惘然凄清悲吟“沧海月明”,苏东坡赤壁高歌“须臾如梦”;在西方,从古希腊德尔斐神殿的铭文“人呀,认识你自己”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考,从哈姆雷特的“生存或死亡”到高更笔下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的探问……在对这个主题的阐释中,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在众多的回答中,蒙田的《热爱生命》,应该能够对我们有所启迪。
在这篇短文中,蒙田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最终态度。要知道一个人在对生命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在年轻时未免流于肤浅,在年老时才会渐趋睿智。“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而这篇《热爱生命》,则是作者生命分量的砝码。
蒙田此文,从析词开始,娓娓而谈,随着思路的展开,自然成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谨严,从而给人良久的回味。“死亡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其必要性不亚于生活”;“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作者行文的过程,因为如果根据一般的认知规律来看,蒙田应该是先有了高屋建瓴的思考,才有了对“度日”鞭辟入里的分析。
读蒙田的散文总会得到一种人生的感悟和启迪,《热爱生命》就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作者以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身份对生命、生老病死作了独到的阐释。借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把握和“热爱生命”的主题。借用西塞罗“少年殒命,兰摧玉折,老者故世,果熟离枝”一诗,表现了作者对死亡恐惧的超脱和对焦虑的祛魅。语言上富有哲理,结构上有张有弛,形式上夹叙夹议,堪称赏析和借鉴的经典
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热爱生命”,文章从“度日”开始说起使人感觉:浅显、熟悉、亲切。作者在这里把人生作为“常规”的生命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度”和“消磨”“坏日子”;“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但作者接着议论道:生命本来是“优越无比”、“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是我们自己把它改造成“一件苦事、一件贱物”的。可见,生命的可爱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生命的“特殊”状态:死亡。但作者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因为“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还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最后,作者深有感触地说他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自己已经进入生命的暮年,但由于“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所以自己最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加“丰盈充实”!
本文是一篇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由于译自近五百年前的法语,读起来多少有点拗口。不过也许增加一点点阅读的难度正可以帮助人们祛除浮躁、端正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悟生命。
赏析《热爱生命》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架之后
- 我和妈妈的争吵
- 礼物
- 读《学会看病》有感
- 无往不胜的童话
- 我是一片秋叶
- 我喜欢的一个人
- 我爹
- 校园一角
- 中国,加油!
- 我喜爱的一本书
- 我的“熊猫”
- 我的好朋友魏佳慧
- “虎头”“蛇尾”
- 新成员“旺旺”
- 让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 化学计算题的巧解
-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有感
- 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 国内翻译学科面临阵痛与转折
- 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
- 董事会制度的基本法律概念(1)论文
- 论地方人大与环保监督(1)
- 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
- 多维度再现原作氛围
- 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 行政审判有关业务问题的研究与探讨(1)
-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构筑高中教育优质工程
- 汉英翻译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 英汉习语对比及其翻译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5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4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