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美文品评]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使我后悔的一件事
台风来了
一次时空旅行
今天,我真高兴
我家来了“不速之客”
开学典礼
快乐的星期天
啊!猎人不要伤害我的伙伴
猎人惭愧了
老鹰捉小鸡
制作沙包
动物也要有幸福的生活
我的梦想
吃西瓜大赛
铺路人,我想对你说
党校干部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探析
关于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对工科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直面过度教育
论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浅谈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
论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校公民教育: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谈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意识水平促进职业性格的形成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关于搞好实习工作提高实习质量
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运用“教扶放”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相和》一课教学及反思
语文的回家之旅──《将相和》教学反思
演·说·写──我教《将相和》
以说促读 长文短教──《将相和》教学体会
长文短教的短与长──《将相和》教学反思
还一个真实给学生──《将相和》教学品评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将相和》一课教学反思
《将相和》人物评论记
“余音绕梁”,更添精彩──《将相和》教学有感
从《将相和》谈语文合作学习
教学《将相和》有感
我眼中的蔺相如──《将相和》教学一得
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特级教师刘志春《将相和》精彩课堂实录
精心设问、充分讨论、激活思维──《将相和》教学片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