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2-02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上学期,在我校校本教研开放日上,我上了一节一年级的的阅读课《兰兰过桥》,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通过写兰兰和爷爷参观潜水桥,过塑料桥的事,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本课第一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突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并为阅读教学扫除阅读障碍,把生字宝宝放回到文本中,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理解课文。理解桥的特点,相机指导朗读,并适当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在第二课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注重词语积累和运用
在复习的环节,我设计了让先复习词语,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巩固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这个过程在实施时效果较好。但在学生说了较好后,教师如果能根据用词的准确性、句子的完全等来评价,能给学生明确的导向,这样有助于学生以后语言的发展。
二、 重视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在学习两座桥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桥所的段落,
然后在小组内说说喜欢桥的原因,可以运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时老师就引导孩子找出句子读,读后说说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继而指导朗读。学生能读出兰兰走在潜水桥上惊奇的语气。
在低年级就要重视指导朗读。
三、 学会质疑,大胆质疑
在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质疑环节,让学生想想学了课文后,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意图是想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思考,敢提问题的习惯。
四、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了课文后,学生很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很想自己也来设计自己人心中的桥,这时我让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心目中的桥,说说自己人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桥,要汇报时,老师以鼓励、肯定为主,鼓励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不明白或有疑问可提问,老师适当引导学生评价,在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并进行说话训练。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望各位同行能给我看出宝贵意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迟到的约定
- 另一个世界(三)
- 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 谁听见了角落处的声音
- 雁 殇
- 微言大义的《论语》
- 西风胡杨
- 妈妈
- 白水寨之游
- 下雪了
- 它使我学会坚强
- 回音
-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
- 颂师恩
- 妈妈的爱
- 改革开放初期的往事
- 从过去10年学术期刊文章来分析探讨客家文化的研究趋势
- 略论1956年波兰“十月危机”
- 民族文化旅游背景下“伊玛堪”的开发与传承
- 论清政府第一次用兵准噶尔乱藏
- 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 吐鲁番所出《晋阳秋》残本研究
- 中国民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
- 唐朝东宫制度简析
- 王莽时期实施民族政策的原因探析
- 甲骨文史略
-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 近三十年张弘范研究综述
- 莫高窟之于敦煌文化
- 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一颗小豌豆》教学设计
- 《莫泊桑拜师》探究感悟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 《莫泊桑拜师》说课设计
-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材分析
- 《莫泊桑拜师》教材分析
- 《一次特殊的实验》探究感悟
- 《一颗小豌豆》探究感悟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 《一颗小碗豆》教材理解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教学设计
- 《莫泊桑拜师》课外拓展
- 莫泊桑简介
- 《一颗小豌豆》作者安徒生简介
- 《一颗小豌豆》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