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3-1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沉香救母(一)》教学评析
《沉香救母》是一个民间神话传说,本文是故事的第一部分,记述的是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徐老师在上本课时,我觉得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学习。
一、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沉香救母》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课文的描写比较简单,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上,学生的体会就不会很深刻。所以,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小沉香,再三追问父亲“我怎么没有妈妈呢?”从而体会出父亲久藏心中的苦痛和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懂得心情,然后再来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这部分。
二、尊重个性、以演助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如第四段中,徐老师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沉香的父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的。有的学生说是害怕,有的说难过……老师并没有多加评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朗读和表演来体现出他的感受。徐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内化语言文字。
三、词句训练,重视积累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是比较多的,对字词的巩固、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进行字词训练,这就能减少课外机械地识记,抄写,提高识字的效率。所以,在课的一开始徐老师就出示了课文中的一些难读的字词,先指导学生读正确,再读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形式多样的词句训练,能帮助学生合理迁移,提高说话、习作能力。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场斗鸡比赛
- 我们心中的昆明精神
- 老猫失业
- 常回家看看
- 小狗“四眼”
- 假如我是设计师
- 奇异的梦
- 温馨,和谐的家
- 我家的星期天
- 我佩服她—姐姐
- 两分之差
- 登山
- 果乐和果娇的不同遭遇
- 劳动万岁
- 兴趣
- “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
- 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信息权利
- 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
- 海德格尔:词语
- 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
-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 民主的四大渊源
-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 论死及死亡的超越
-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 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二)
- 哈贝马斯: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
- 当代新儒家的道统论
- 《苏轼词两首》结构分析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苏轼词两首》写作特色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说课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定风波》教学设计
- 《定风波》教学设计
- 《苏轼词两首》问题探究
- 《念奴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