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3-18
《会走路的树》课后分析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已经变成了魔术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说“我变变变”,知道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说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抓住这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问,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小树怎么是金色的?小树怎么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演一演,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课文最后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朗读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一直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字指导,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石景山乐园一游
- 寒假挣了两元钱
- 一件有趣的事
- 捉河蚌
- 雪带给我的快乐
- 记一次辩论会
- 敬老院献爱心
- 学骑独轮车
- 潜水
- 成长的趣事
- 难忘的经历
- 寒假趣事
- 新年里放鞭炮
- 换了新同桌
- 滑雪记
- 古永锵欲投百亿做内容生态
- 浅析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罗荣桓围歼“混世魔王”“刘黑七”
- 1935年“红军票”发行始末
- 深刻领会《意见》精神实质把《意见》当纲领性文件来落实
- 干脆利落的央行吹风会
- 《英雄儿女》王芳原型获抗美援朝独立一等功女战士解秀梅
-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 兰州拉面风波愈演愈烈
- “阿里苏”会幸福吗?
- 电力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结构恶化
- 浅谈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 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 日本已告别中产阶级社会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童区寄传》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谈生命》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桂林山水歌》教案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旅鼠之谜》教案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罗布胡,消失的仙湖》教案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