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3-18
《会走路的树》课后分析
《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已经变成了魔术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说“我变变变”,知道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说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抓住这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问,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小树怎么是金色的?小树怎么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演一演,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从而读出这种感觉。课文最后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朗读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一直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字指导,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飞碟
- 我的理想
- 迷宫桥
- 小白兔和小灰兔续写
- 未来的桥
-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 梦
- 小苹果树请医生
- 学习
- 给小树松绑!
- 小兔和小狗
- 我的愿望
- 小碗豆续写
- 望星空
- 假如……
- 上市企业会计事务所的改变原因
- 自由沉没的时候,自由主义浮出水面
- 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 促进居民收入合理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
- 浅析国内财政的公众监督
- 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前没有见过先天图吗
- 对财务预算管理运行思考
- 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
- 走出后现代话语
- 分析财政风险预防思路与策略
- “民生财政”论析
- 历史与社会实践意识:章学诚的经学思想
- 探讨国内财政资金监管革新
-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成常态
-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 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 孔雀舞
- 高山族的分布
-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 《我们的民族小学》参考资料
- 科幻小说将变成现实
- 世界载人飞船大事记
-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
- 梦的解释
- 梦是传递信息的密码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走进中国航天第一港
- 世界载人飞船历史上的几起重大事故
- 梦对身心活动的影响
- 掏鸟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