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4-07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总结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题材的文章。上这样的课文,一直有无从入手之感。如果一味地纠缠在课文内容上,一不小心就会上成“科学课”。想到上个学期,我们就 “语文训练”进行过一次讨论。何不在训练上动动脑筋?
几经斟酌,决定设计一个说话训练,并把这个训练作为课的“重头戏”。内容如下:
一家天文馆最近举办了一个火星知识展览,他们想聘请一位讲解员。你有兴趣应聘吗?如果你当上了讲解员,你准备怎样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复述课文的练习,要求学生选择文中的要点,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话,有条理地讲述。为了能很好地落实这一训练的目标,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两方面。
1、借助板书,理清思路。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讲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板书时,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条理的板书出来,然后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话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就能够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虽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重点写的是“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及“火星上的水为什么没能留住”两个内容。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自读,教师的引导,形成了如下板书:
彗星和陨石风暴
水→ 两种来源{
↓ 潜藏于矿物→火山爆发→矿物分离→大部分……一部分……
蒸发→脱离
有了板书这一“依托”,学生的讲述便顺利得多。
2、品味语言,充分朗读。要让学生不看书本进行讲述,必须对课文内容反复朗读。当然,这种朗读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式的朗读,它是与品味语言特色,感悟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的。在形式上,也要力求多样化。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了四个“同样”来写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朗读来体会这种句式的特点。在感知语言形式的同时,也记住了四个相似点。
还有,课文虽是科普说明文,但大量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所以内容并不晦涩、枯燥。比如“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两词就写得生动形象。教学时,学生先通过朗读句子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我设计比较练习来加深体会,如把“家常便饭”就改成“经常发生”放到句子中去读,去比较。
另外,课堂上我让学生边在静静默读中思考,在放声朗读中体会,朗读的形式也有多种。这样充分的朗读,为“讲述”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学生在自由练说后,我请了两位学生讲述,讲得都不错。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有条不紊,训练也算扎实有效,自我感觉,是我追求的“简单课堂”。
当然,也觉得有不足。比如,怎样板书显更合理,讲述时是不是要把文中所有要点都讲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友谊
- 回忆初三
- 那条路
- 青春
- 雨季不再来
- 开学
- 无声的语言
- 忆起童年
- 随意
- 快乐新学期的关键词
- 原来
- 孤独
- 忘记
- 哈利
- 观泄
- 一生中最美妙的一个吻
- 同样的英语 不同的国家
- 青蛙亲吻旧时光
- 老胡和毛毛的爱情
- 早春纪事(组诗)
- 当年明月(组诗)
- 你一定要幸福
- 异性眼中的你存在感有多强
- 一个临时演员的爱情剧
- 暗恋者当如无脸怪
- 学霸,求求你指点我
- 一个学霸的作业逻辑
- 人类经过10000年努力都没有驯化成功的物种
- 这样的回答让面试官很满意
- 空中飞人不会飞
- 初二语文《胡同文化》学案下载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信念》学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避雨》学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论语》十则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蝉和贝壳》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人生寓言》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蝉》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在山的那一边》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学案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