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4-10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时值初夏,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似乎稍显略早些。不过没关系,学生对夏日独有的风景已然经历过多年,不会影响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文中两幅插图,分别表现了望湖楼急雨的奇特景色和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奇丽美景。
两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非常值得学生品味。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能品味出两首诗的异同,我引导学生先从文中的两幅图入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接着,从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西湖在不同景色下的奇特景象。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透过精美的多媒体画面,看到动态,看到色彩,看到变化,入境入情。最后,抓住两首诗各自描绘的景象的特点,再次诵读、理解诗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美和情感的熏陶。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面对焦躁
- 感受生活
- 文字和生活
- 八荣八耻
- 兴趣小议
- 简单的勇气
- 活出自我
- 爱心
- 时机在等待中来
- 生活的竞争
- 说宽容
- 作自己
- 让善良在心底永驻
- 青春飞扬
- 挫折也美丽
- 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交往过程
- 泰戈尔诗歌的死亡意象探析
- 以多媒体技术辅助电子电工专业教学
- 《老人与海》中展现的伦理法则
- 让“文明礼仪之花”成为校园风景
- 中职新生个性心理特征及改善对策
-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有效性的三种方法
- 中等师范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绽放魅力
- 读《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感
- 中职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 从《乾子》中的若干篇章浅析温庭筠的科举世界
-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略
- 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 用真爱灌溉孩子的心灵
-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说课稿
-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练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