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富有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敢想敢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有了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进入。
二、初读感知,调动情感参与
.教师配乐边出示相关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学生听后谈感受: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初步感受到黄山石的奇特。让学生说出此时想说的话,谈出自己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也确实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
三、自主识字,体验学习快乐
.教师出示14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课件,学生自主识字。
.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汇报──“小老师教生字”:教师将14个生字做成苹果形的卡放在小筐里,让学生到前面的小筐里取苹果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学生是乐于模仿的,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四、表情朗读,感悟山石奇特之美
.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练习朗读,看谁读得好。(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还能用其它形式表现出黄山石的奇特吗?(鼓励学生用背诵、表演、编故事、做导游等方式来表现。)
「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自我感悟才会有最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黄山石的奇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多形式,学生必然会感受深刻,更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五、拓展训练,想想画画说说
.黄山奇石还有很多,把你想象出来的用彩笔画一画,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根据自己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听。
[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突出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安徽黄山是我国着名的旅游胜地,课后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翻阅图书、上网查寻等方法找找有关黄山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个“我知道的黄山”小型汇报会,还要评出“小小黄山通”。
[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相互交流,培养综合素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灯谜会
- 妈妈给我的爱
- 徐老师,我想对您说
- 我的妈妈
- 好朋友
- 我喜爱的电脑宠物
- 用道德面对人生
- 独自在家
- 品尝常德名小吃
- 雷速登
- 寒假中的事
- 打蚊子真不容易
- 跟舅舅逛商场
- 春
- 浅谈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功之处(1)
- 关于几种脱毒小薯培养基质的比较研究
- 用工业废弃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
- 必修教材中栏目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索(一)
- 省以下均等化转移支付研究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
- 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适用问题的探讨(1)
- 关于司法改革中“相对合理主义”(1)
- 注水工艺技术研究
- 邓小平财政管理思想论析
- 中国的纳税人权利的认识(1)
- 论出庭证人经济补偿制度(1)
- 化工设备检修时的安全处理探析
- 互文性与习语翻译
-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鲸》教学设计二
- 《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9
- 《四季》的教学设计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 《秦兵马俑》一课的网络教学
-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4
- 《再见了,亲人》
- 《草原》教学设计10
- 《草原》教学设计8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一
-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