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5-18
西师版《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同时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所在。回忆教《寻隐者不遇》的过程,我感觉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是水到渠成的。
在课前,我解读文本,觉得隐者虽然没有现身,但他却是诗中的灵魂。贾岛不远万里前来寻访,足见其魅力,表达出了贾岛对隐者的钦佩、仰慕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课时,我充分运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鸟择林而栖,人择邻而居,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能看出这个人的品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想象一下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隐者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的回答是异彩纷呈的,有的说:“他生活在松林中,松树自古以来就是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隐者肯定不畏艰难。”;也有同学从叶挺将军的《雪松》诗中联想到隐者品性高洁;还有同学从云雾缭绕的高山感受到隐者博大的胸怀。紧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死扶伤的良医。”有学生马上补充说:“他虽然隐居在深山老林中,但他心系百姓,是个一心为解除百姓疾苦而甘愿四处奔波的人。”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与世无争、不求名利的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课堂上及时的点拨,学生意趣横生,焕发出了无限的活力。
学完全诗,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作者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们的回答都很踊跃。
“我觉得这首诗抒发了贾岛对隐者的敬佩之情,正因为钦佩、仰慕隐者,所以贾岛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寻访隐者。”
“在诗中,贾岛没有透露这位隐士的姓名,这正是对隐者的尊重。因为隐居的人往往与世无争,并不希望被人打扰。”
学生的理解虽然不同但都合情合理。这些解读充分挖掘了作者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理解透彻了古诗的含义,做了大量的铺垫以后才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法国梧桐树
-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鲁迅故居
- 好孩子
- 黄龙导游词
- 小蚂蚁
- 我们的教学楼
- 血汗长城
-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 一件好事
- 九寨沟导游词
- 黄鹤楼
- 九峰公园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案件追踪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燕子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