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称赞》 说课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称赞》。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材,《称赞》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刺猬”、“小獾”,有机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励与称赞会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了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了生字词。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几个句子进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再如,称赞别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感悟:“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这句话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真情,我们抓住角色对话为训练重点,取用了分角色读、表演读,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达到了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兔
- 小猫“废废”
- 可爱的小海龟
- 天外来客
- 我喜欢的动物
- 新版龟兔赛跑
- 我的“好朋友”
- 可爱的小鸡
- 小狗“噜噜”
- 太姥姥家的大狗
- 锛偮杪栾紓的爱
- 捉鱼乐
-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 龟虾大战
- 小金鱼
- 国税局副局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情况
- 浅谈供水公司提高服务质量的几点新举措
- 新时期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 关于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议
- 怎样加强股份制企业的党风廉正建设
- 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
- 我自豪,我是市政人
- 2006学年度第1学期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 ***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思路
- 加大城区文明创建力度当好文明城市建设排头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 公路部门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
- 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进我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 浅谈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 浅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和应对的策略(1)
-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制药行业品牌管理研究(1)
- 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 新自由主义与中美经济(1)
- 浅谈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1)
- 论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多维路径
- 如何消除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 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 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1)
- 关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
- 《在山的那边》典型例析
- 《在山的那边》生字注音
- 《在山的那边》鉴赏
- 《在山的那边》导读
- 《在山的那边》课文导读
- 《在山的那边》课文简析
- 《在山的那边》词义辨析
- 《在山的那边》词语解释
-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 《在山的那边》诗歌语言鉴赏
- 《在山的那边》多音字辨析
-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 《在山的那边》问题探究
-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