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
2、学习生字词“葫芦”。
3、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葫芦)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并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文中图2:
指名说: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什么样?
(具体说说藤、叶、花、果实的样子)
2、指导朗读:
⑴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⑵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自由读、指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结果怎样呢?
2、自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齐读。
三、自学2、3段课文
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全都落了?学生自由回答。
1、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⑴指名读第一句话。
⑵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⑶齐读该段。
2、教学第三自然段:
⑴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⑶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⑷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3、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你认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
〖学了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环境的保护
- 我和福娃看奥运
- 地球妈妈写给人类的一封信
- 美丽的家乡
- 窗前绿竹
- 捉螳螂
- 真情
- 常州来的老师
- 观三叠泉瀑布
- 一次有意义的观察活动
- 小狗学钓鱼
- 观察豆子
- 爸爸,请你少喝些酒吧
- 小猴和小狗
- 小小的我
-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偏向
- 论软装饰在居室空间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表达
- 论《驿站长》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 文化艺术视野的海派话剧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五彩缤纷的文学王国
- 绿色营销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色定位(1)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21世纪的营销主流--绿色营销(1)
-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构想(1)论文
- 搜索引擎排名与电子商务搜索营销分析(1)
- 解读中国营销密码—中国转型市场营销之特征(1)
- 对于多元视野的民族音乐艺术简析
-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 《触摸春天》
- 《乡下人家》2
- 《永生的眼睛》1
- 《夜莺的歌声》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万年牢》
- 《小英雄雨来》1
- 《蝙蝠和雷达》2
- 《牧场之国》
- 《麦哨》
- 《文成公主进藏》
- 《父亲的菜园》
- 《小英雄雨来》2
- 《尊严》1
- 《大自然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