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窗前的气球》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易读错的字,再出示有关生字,使生字学习与课文语境、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学习“科、亚、呆”,可以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
儿歌巩固识字:
病房有个科利亚,
谁也不准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
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
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
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3、指导认字:
识字与识词相结合,先识字,后识词,或先识词,后识字。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5、指导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半包围结构的较多:周、床、病,“角”字的下面也是半包围。因此,建议老师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上。
“周”字和以前学过的“问、间”等字一样,属于上包下。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时,被包围部分一定不能超出“包围圈”。“床、病”二字偏旁尽管不同,但很相似,同属于左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要领如下:
⑴上横要短,左撇要长。
⑵被包围部分应向右下伸展,不能写得太小。
书写时还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广字旁和病字旁的区别,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凡是与疾病有关的字一般都用病字旁,如,“疼、痛、疯”。
二、朗读感悟
1、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感情。
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朗读、感悟:
⑴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⑵同学们通过这个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⑶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什么?
注意学生试读和教师范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朗读第二段,要重点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的心情。
朗读第四段,注意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划脚”这两句话蕴含的感情。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利亚由这张“可爱的笑脸”联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朗读第五段,要细心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他也许是被“可爱的小脸”逗乐而笑,也许是为米沙的“创举”而会心地笑,也许是对同学们特殊的问候方式而感激地笑,也许是忘却了病房里的孤单开心地笑……要让同学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讨论,在读中去体会。
3、读熟课文,初步做到有表情地朗读。
三、实践活动
1、按照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演一演。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改编,比如,用其他办法看望科利亚。
2、气球的妙用。发挥想象,说说气球还有什么巧妙的用处。
四、资料袋
老师住院了
动物幼儿园的河马老师生病住院了,动物们很着急。他们决定一起去探望河马老师。
下课后,动物们向医院走去。小狐狸佳佳的腿受了伤,走路一颠一颠的,走得很慢很慢。
动物们来到医院,他们围在河马老师床边问长问短。河马老师很高兴,摸摸小羊的脑袋,拉拉小狗的手……忽然,河马老师问:“小狐狸佳佳的腿好了吗?”
“佳佳!”动物们这才想起了佳佳。
小狗说:“他的腿还没好,走得很慢,在后边呢!”
“啊!”河马老师收起了笑容。
动物们全不吭声了,一个个低下了脑袋。一会儿,小猪渐愧地说:“我们应该帮助佳佳。”
“对,我们应该帮助佳佳!”小兔轻轻地说。
小熊忽地站起来,向门外走去:“我们去接佳佳!”
“对,我们去接佳佳!”动物们呼啦一下都向门口走去。
他们走呀走,走了好久,碰见了一颠一颠的佳佳。佳佳奇怪地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佳佳,我们接你来了!快,我来背你!”小熊说着蹲下了身子。
动物们纷纷向佳佳道歉,佳佳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小熊背着佳佳向医院走,小熊累了,小羊背;小羊累了,小猪背……
医院到了。这回,动物们一个不少,全来了。河马老师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连连说:“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没有风度的女人
- 比我还“牛”的弟弟
- 我的自画像
- 我身边的怪人
- 默默奉献的园丁―老师
- 逃学威“龙”
- 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 我的好友――韩青余
- 婆婆的白发
- 我有一个好同桌
- 家有“雨男“
- 我的哥们儿“老块”
- 搞笑专家
- 我生命中的知己
- 今生因你“吃”狂
- 关于晚清江西对外贸易对江西商业的影响分析
- 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分析
- 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国有林场经营的新思路讨论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处理方式浅析
-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讨论
- 农业补贴政策必须注重创新支持机制讨论
- 福建运动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浅析
- 基于预算管理的角度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研究
-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文献综述试论
-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经济增长有七大内在动力
- 关于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四
- 李吉林教学设计——《数星星的孩子》
-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 《锄禾》教学设计之三
- 引发·体验·转化
-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
- 《落叶》临场作文指导
- “数星星的孩子”长大之后
-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 《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 《小蝌蚪找妈妈》练习设计之一
- 两栖动物:青蛙
-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