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清澈的湖水》教学杂谈
〖充分利用插图〗
随便拿起一本新课程的语文课本翻翻,你会发现,课本越来越精美了。不是吗,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细致传神的插图。这无疑更符合时代特征,也是教学新理念的一种体现。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
《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延续的是第7单元“保护环境”的教学主题,文章中我们跟随着小洁的目光,能欣赏到写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等句子,这些句子把公园的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美不胜收。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写景的句子被分散在课文的各个段落中,穿插于小洁和小男孩的行为中,要学生把它们找出来并不容易。如果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好好体会,则能和后面小孩扔香蕉皮后的景色有一个明显的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时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契领,引导学生仔细看图,首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图上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再请学生自读课文的1~3自然段,到课文中找到描写图上美景的句子。学生看了图后,有的找到了“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长长的波纹。”有的找到了“湖水像一面镜子,……变幻的山峦。”还有的找到了“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正在赛跑呢!”在插图的帮助下,1~3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都被孩子们一一找了出来。图文结合,围绕着图,学生再来品析这些句子,内容相对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其中的一句比喻句,我联系图再让学生到图中找找哪一块石头像青蛙,哪一块石头像雄鹰,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多指导,学生自己体会到了比喻句的作用。由于结合图赏析了这些写景的句子,第二课时中再让学生体会香蕉皮扔下去后环境变得不美,学生的感受也就格外分明。再如《秋天的图画》一课,语句优美,我们也可以结合插图来展开教学,通过看图更容易体会文中比喻的精妙。
总之,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合理地利用这些美丽的图画会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美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考试感想
- 有趣的含羞草
- 参观烈士陵园
- 学钓鱼
- 第一次学打字
- 如果我是玉皇大帝,我会……
- 学游泳
- 梅花鹿
- 地球看病
- 课余生活
- 愉快的课余生活
- 爬山
- 我最喜爱的动画片
- 海边之旅
- 电影中声音的出现对纪录片产生的影响(1)
- 记录片,中国的后社会主义(1)
- 李行的电影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1)
- 论纪录片中戏剧性场景的形成(1)
- 关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 论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1)
- 纪录与虚构(之一)(1)
-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客体论和主体论(1)
- 台湾纪录片的美学问题初探(1)
- 谈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 关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 谈农村基础教育投融资的基本思路
- 谈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纪录与虚构(之二)(1)
- 浅谈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一
- 《观潮》 教学设计三
- 《观潮》 教学设计五
- 《雅鲁藏布大峡谷》 综合资料
- 《观潮》 教学设计一
-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设计一
- 《鸟的天堂》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 教学设计四
- 《观潮》 综合资料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
- 《观潮》 教学实录二
- 《观潮》 教学设计二